Friday, April 17, 2009

義工初體驗之二


星期三,是本週的第二堂課,這次分配到我這組的組員多了來自不丹的L。L看起來比較像是印度人,不像在電視上或雜誌裡看到的不丹人﹝跟蒙古人種長的比較像﹞。當她自我介紹來自不丹的時候,我心理立刻反射出一個疑問:「不丹」不是之前那個國民自我評比滿意度跟丹麥人不相上下,為「傳說中」最快樂的國家之一嗎?為什麼會有難民需要政治庇護?

回到家,我跟阿德提到這件事,阿德也覺得很奇怪,我當時自己給的解釋是:她可能是不丹境內的少數民族﹝印度跟尼泊爾就在隔壁﹞,受到壓迫,只好先到尼泊爾境內的難民營,再轉到美國來。後來上網一查,挖哩,原來不丹出產非常多的難民﹝以人口比例來說﹞,這些人大多是尼泊爾裔的不丹人﹝Lhotshampa﹞,於19世紀時由尼泊爾逐漸往不丹南部定居。在1980年代後,由於不丹政府頒布了一連串歧視的法令﹝學校禁止尼泊爾語當教材等等﹞,導致這群人逐漸往印度和尼泊爾的難民營移動。事實上在1980年代前,尼泊爾裔的不丹人並不是所謂的「少數民族」,而是佔不丹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。想要知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這個網頁:http://www.bhutaneserefugees.com/

提外話:這裡說到的歧視政策,其中一項是禁止尼泊爾語為學校教材。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被稱為歧視,大部分的人可能也會譴責這種舉動。如果故事發生在美國就很難說,例如前陣子被炒的很熱的新聞:在田納西州的首府Nashville,有市民代表要發起公投,題目是:設定英文為唯一的官方語言。來過美國的人一定會發現,很多標示和語音服務都會提供西班牙文,有些公家單位甚至提供超過20種語言的電話真人翻譯。這個新聞一出來的時候,大家一片嘩然,正反兩方就政治、經濟和實用性作各種討論,就是沒有聽到有人說這是歧視的一種。這種議題在美國有時候還更 「可以做,不可以說」,因為實在太敏感。


照片:想到不丹,還會想到劉嘉玲跟偉仔就是在那結婚的哩!偉仔真可愛,雖然比本人矮一點。

Monday, April 13, 2009

義工初體驗


為了擺脫「宅女」的生活型態,今天早上第一次到夏城的這家成人教育中心去當義工。中心提供兩種課程,一種是幫助學員拿到高中同等學歷的資格,一種則是提供英語課程。只要繳學費,誰都可以來上課。比較特別的是,以「難民」身分被分配到夏城的新移民可以免費上一年的英語課程。

今天的課程是最初級的英語,很多學員連寫A到Z都無法獨立完成,也無法組合出一個完整的句子。這樣的課程,其實老師是十分辛苦。因為無法討論有趣的時事,還要不斷的重複基本對話和發音。﹝所以我常常想,語言的基礎課程都應該要收費比較貴才合理。﹞

除了我之外還有另外兩位義工,都是美國人,一位是退休的老先生,另一位是家庭主婦。老師稍做講解後,我們就被打散為小組討論,在我這組的是來自莫三比克的R和兩位來自薩爾瓦多的J和S。其中J已經來美國八年,到今年12月他就滿31歲,會說非常基本的英語對話,相較於R和S他的英文程度可說是相當不錯。J很開朗的跟我說:他在大學城裡的一間餐廳工作,但他一點都不喜歡做菜,因為油燙的他兩隻手臂都是傷。長這麼大,這是他第一次「上學」,大家都是小孩子就開始上學,只有他到現在才開始。我趕緊鼓勵他:我們都是活到老學到老。﹝也不知道他聽的懂還是聽不懂?﹞來自於莫三比克的R則是奶奶級的人物,有三個兒子、五個女兒,分別分散在莫三比克、肯亞、加拿大和美國。真是國家動盪,人如飛鴻。

短短的兩個小時,感覺真的很奇特,這些故事照理說﹝或照電影演﹞應該一點都不意外,但真正在自己週遭碰到,還真有點不實際。或許因為這些人和我一樣居住在夏城,都是新移民,不再是我搭飛機去的奇異國度時所遇到的「當地居民」。

照片:Thomas Jafferson's Montichello

Friday, April 10, 2009

南方之旅 (1)

剛剛不知為何心血來潮,登入了幾百年沒去的椰林風情,一看線上人數只有67人,不禁唏噓,在那個年代【也不過五年前】可都是動則上千人。點到精華區,緬懷一下自己年輕時候的文章,就遙想起當年不斷旅行或計畫旅行的日子→果然人老了就愛話當年。

加上近幾年,走的都是美國的點。說實在,值得寫的很少,不就是一個加
一個的國家公園,吃的是把「沒有特色」變成一種特色的連鎖餐廳。交通工具就更別提了,在美國,當然是開車,又更降低碰到有趣人事物的機會。說的一副好像很慘的樣子,仔細回想,也有覺得很有趣的旅程,趁現在有氣把行程紀錄一下吧!

Memphis - Oxford ( Ole Miss) - Greenwood - Belzoni - Vicksburg - Natchez - New Orleans – Memphis

是低,如果有地圖的人會發現,這是沿著Mississippi河所走的旅程,一般稱這個區域為 Mississippi Delta,是藍調的發源地。雖然我對音樂沒什研究,但對所謂的Deep South是充滿好奇,從以前住在賓州就試過在春假往南開,看可以開多遠,那時也不過開到Viriginia,見識過內戰時期南方聯盟( Confederate)的首都:Richmond,當時只要在鄉間看到南方聯盟的旗子就要大驚小怪一番,當然也沒有想到幾年後會到Thomas Jafferson的老家( Montichello)附近來住,成為南方人。
來到Mississippi,只能說:之前看到的都是小巫見大巫,一跨入州界,就不斷看到帶有南方聯盟的旗子的州旗飄揚在各處。我知道,這會是「很有趣」的一段旅程。